浮生之一

       这几日,我开始看浮生六记了,看完闺房记趣,颇有感触,遂来此倾泻。
       第一记,基本称得上言情,不过是散文而非小说。行文记述了二人从两小无猜,到互生情愫,再到结发相守的点滴。其文风质朴,记叙真实,虽是古书却不过多掩饰男女之情,诸如“情丝动魂”、“拥人入账”之类,层出不穷。
       此记中令人神往的,莫过于夫妇二人居于沧浪亭畔的闲情逸致。读诗论赋,举樽共酌,月下相诉,席上温存,道出”今世不能,期以来世。”“来世卿作男,我为女子相从。”之类冲出文化拘束之言。看星星看月亮,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。此琼瑶影视浪漫之叙,却为二人平日生活之象,若要终生如此,实在令人艳羡。
       按照行文常理,我在此处该一转笔锋,以”可惜“、”可叹“,言二人未来遭遇之种种,感叹世事无常、苍天无眼,令夫妇二人做那苦命鸳鸯。但实在可惜,六记中的剩余三记我还未来得及看,故在此先按下不表,却来谈些莫名的方面。
       此文固然文风质朴,但说到底还是文言文,初看时总是会费些力。连蒙带猜下,我得以看懂文章的大部分,可阅至末尾时,却生出了难解之疑:又是素云,又是闲憨,又是缠绵,又是结义,芸复二人明明相濡以沫,如胶似漆,方才素云、闲憨又因何而现于此文?即便此为与妻子之故事,沈复,也不该将其记录在这旨在这思怀之作内。
       我久久不能明白此中涵义,只当是自己对文言字词理解有差,才会缪之千里。因为不太容易带着脑中的问题过活,于是上网,搜索了些有关最后一段的解读,浏览了几页,可介绍和解读都基本没有最后一段。既然没有,那大概是不愿解读了。原因呢?不是观念出了问题,就是其破坏了全文的意境。所以我的理解该是正确的了:陈芸,希望丈夫与其他女子接触,甚至会主动为丈夫纳妾。
       观念出了问题吗?与今日价值导向相比,确实如此。破坏了全文的意境吗?在现代的婚姻爱情中,并不为过。但在当时,恐怕并非如此:两女共侍一夫,正妻主持纳妾,不过平常之事。何况沈复虽有过纳妾之心,却未成事。因此,我定不能以偏概全,因此一事就给他扣上”朝三暮四“的帽子,也不会以今日剑斩前朝官,说他是什么”封建大男子主义文人“。
       值得讨论的,是本性与价值之间的冲突。
       文中有记:芸笑挽素云置余怀。又有:秀峰曰:「然则若郎纳妾,必美而韵者乎?」芸曰:「然。」从此痴心物色,而短于资。
      陈芸对沈复有慕吗?有。有爱吗?定然是有。根据文中记述,陈芸大概是普通人,会爱而生嫉,慕而生妒,来自本能的占有欲,会从她心中钻出头。而陈芸所为,是反本能的,却是发自内心的。她笑着将船女推向丈夫之怀,痴心于物色丈夫的妾室,甚至最后,因纳妾无果生心疾而死。但设想一下,沈复若取成了妾,陈芸又会幸福吗?大众应该都会认为,不会。“我身为妻子,应当……”和“我想他,只和我……”两种想法,一为本能,一为价值观,陈芸会活在二者的纠缠下,日日愧疚,烦闷度日。
      为什么我说陈芸会愧疚,而非纠结?原因其实倒简单,只需按序推定。代表了理性人的,是价值观;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,是儒家;而儒家的价值判断之一,是“克己”。克己,为克己之本能,为克己之私欲,其与本能是直接冲突的。所以绝大多数时候,作为理性人的陈芸会因生出的嫉妒而愧疚,被如今看来自然无比的事情,反复折磨。
      至此,并无升华,传统糟粕对女性的剥削云云,不需我之区区来添砖加瓦;对过去价值观念下的人,我作不得褒贬评价。仅仅记录所思所想而已
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